您的浏览器不支持此视频格式
四川文明网讯(记者 卢瑶)6月24日,当四川省宜宾市珙县曹营镇鹿鸣村村民袁怀玉获评“中国好人”的消息传来时,她刚做完膝关节手术,正在住院休养。两个儿子陪伴着她。
“这么多年,妈妈为我们撑起了一个温暖的家!”“她是我们的骄傲!”在儿子们眼中,袁怀玉就是他们学习的榜样!
袁怀玉(前排右一)和家人们合照。
过去二十余年,袁怀玉曾接连遭遇至亲离世、亲人离散的厄运,但她并没有放弃生活的希望,而是以柔弱之躯扛起家庭重担,为家人撑起一片晴空,生动诠释了孝老爱亲、勤俭自强的中华美德。在鹿鸣村,提起袁怀玉,乡亲们无不竖起大拇指:“这个女人,硬是用肩膀扛起了一个家!”
1993年,袁怀玉从兴文县嫁到珙县鹿鸣村。1999年,平静的生活被打破——小叔子意外身亡,弟媳留下了4岁的女儿和仅7个月大的儿子,一去不返。
“看着两个娃娃那懵懂又害怕的表情,我的心像被揪着一样疼。” 袁怀玉回忆起当时的情景,声音有些哽咽。那时,她和丈夫已有两个孩子,但夫妻俩毅然决定收养这两个失去父母的孩子。“我对他们说,只要伯娘在,一切都会好起来的!天塌不下来!”
这句承诺伴随着袁怀玉此后的人生。
袁怀玉(右一)和家人们合照。
养育四个孩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为了生计,丈夫远赴外省打工挣钱养家,袁怀玉在家开荒种地、养鸡养鸭、照顾孩子们。
然而,这样的生活仅持续到2009年。
2009年的一天,袁怀玉的丈夫突发脑溢血离世。婆婆承受不住丧子之痛,也一病不起,瘫痪在床。
“感觉天一下子全黑了,整个人都懵了,不知道路在哪头。”袁怀玉向记者描述着那一刻的绝望,眼神里仍有挥不去的痛楚。
当时,年迈的公公含泪劝她:“幺妹儿,你还是改嫁吧,不然就要苦一辈子,屋头我能撑得住。” 但袁怀玉却说:“我走了,这个家就彻底散了!四个娃娃的将来,怎么办?”她拒绝改嫁,选择了更艰难的一条路——独自扛起养家重担。
村委在了解情况后,及时帮助袁怀玉一家申请了低保、学生助学金、纳入贫困户等政策性帮扶,但她知道靠救助并不能完全解决一家人的生活困难,也不是长久之计。于是,她养鸡、养猪、种地、做小工……用勤劳的双手艰难地撑起这个家。
袁怀玉自己不识字,但她一直鼓励孩子们好好上学、走出大山。因担心孩子上学路上不安全,她便每日早晚接送孩子上下学,从家到村小的那条路,她走了上万次。幸运的是,四个孩子都十分懂事,知道她的辛劳,总是自觉地帮忙分担家务。
袁怀玉和家人们合照。
“伯娘为我们操劳了一辈子,现在我有能力了,也要尽力为家庭分担责任。”侄儿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入伍后,总会给家里邮寄衣服、寄钱等,补贴家用。他对袁怀玉充满了感激,“没有伯娘就没有我的今天!”
袁怀玉的大儿子如今在内江市工作,小儿子今年高中毕业,侄女也已成家立业。说起几个孩子,而袁怀玉总是带着自豪说:“是孩子们自己争气!我很为他们高兴!”
“这次手术期间我的两个孩子都陪在我身边。”袁怀玉感动地告诉记者,“大儿子请了一周的假,小儿子高考完了也天天在医院照顾我。”住院期间,侄子侄女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袁怀玉的关心,这让袁怀玉真切地感受到了孩子们已经成长为她的依靠,让她倍感欣慰。
多年来,袁怀玉用超乎寻常的坚韧,在接踵而至的厄运面前挺直了脊梁,她用日复一日地行动,在鹿鸣村的青山绿水间,在亲人的心坎上,刻下了一个普通农村妇女最深沉的爱与担当。
正规配资公司官网,配资炒股软件,实盘股票杠杆平台有哪些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